分布式光纤声振传感技术原理与瑞利散射机制解析
分布式光纤声振传感技术原理与瑞利散射机制解析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简称DFOS)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感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边界安防、油气管道监测、结构健康诊断、地震探测等领域。其子类技术——分布式光纤声振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简称DAS)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介质,实现对外界声波、振动信号的高灵敏、长距离监测,其核心物理基础之一就是瑞利散射现象。
一、DAS系统原理概述
DAS系统通过向光纤中注入一束窄脉宽的激光脉冲,并监测其沿光纤后向散射的光强变化,从而实现对外界振动事件的定位和识别。整个系统包含激光源、调制器、光放大器、耦合器、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卡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等模块。
当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会与光纤微观结构中的不均匀性(例如微小杂质、密度波动、折射率起伏等)相互作用,产生瑞利散射光。瑞利散射的光波中,有一部分沿着激光入射方向传播(称为后向瑞利散射),一部分继续沿传播方向散射(称为前向瑞利散射),还有一部分呈现任意方向传播。DAS系统主要利用后向瑞利散射信号进行感知。
二、瑞利散射机制解析
1. 瑞利散射的基本定义
瑞利散射是指当光波遇到尺寸远小于波长的粒子或折射率扰动时,发生的弹性散射现象。在标准单模光纤中,光纤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硅)内部的不均匀性产生散射中心,当激光通过时,产生瑞利散射。这种散射光携带了光纤局部结构的信息,也正是DAS系统感知振动信号的载体。
2. 后向瑞利散射光强度分布
后向瑞利散射光的强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光纤内的微结构分布:每段光纤的微观扰动是唯一的,形成类似“光学指纹”的分布特征。
✅ 入射激光脉冲的强度和频谱宽度:脉冲越窄,空间分辨率越高。
✅ 外界扰动(如振动)引起的应变变化:这种应变会改变光纤局部的折射率和光程长度,从而调制瑞利散射信号的相位和强度。
后向瑞利散射光信号可以表达为:
相位的微小变化(通常在毫弧度级别)通过干涉原理被检测和放大,进而反映出外部扰动信号。
3. 中向(前向)瑞利散射光
尽管DAS系统主要使用后向散射光,但前向或中向瑞利散射同样存在,其强度分布规律与后向类似,但在传统DAS系统中较难利用。这是因为前向散射光无法回传至光源端接收系统,除非在远端加入反射镜或辅助光源。在特定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如光时域反射OTDR系统)中,前向散射光的信息也可能被采集利用。
三、声振信号的提取与识别
当外界振动作用于光纤时,会在光纤轴向产生微小应变,进而调制散射光的相位或干涉图样。通过相干探测或相位解调技术(如相位敏感OTDR、相位跟踪算法等),系统可以提取出与位置相关的振动信号。
常用的解调方式包括:
•
相干探测(Coherent Detection):将回波与本振光进行干涉,提高信噪比,识别微小相位扰动。
•
互相关解调:比较不同时间回波的相对变化,提取扰动信号。
•
频谱分析:将散射信号做时频分析,识别扰动频率成分,实现事件分类。
四、瑞利散射与分布式感知的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决定了DAS系统的最小可识别振动源间距。其与激光脉冲宽度成正比,脉冲越窄,定位精度越高。若脉冲宽度为 10 ns,则空间分辨率约为 1 m(因为光在光纤中传播速度约为 2×1082×108 m/s)。
DAS系统常见空间分辨率可达 1–5 米,最长感知距离超过几十公里,适用于大范围、连续分布的场景监控。
五、结语
瑞利散射作为DAS系统感知机制的物理基础,承载了光纤中每一点的声振扰动信息。通过对后向瑞利散射光的强度和相位变化进行高精度监测与处理,DAS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环境扰动的分布式感知,还具备高灵敏度、强抗干扰性、抗电磁干扰等天然优势。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分布式光纤声振技术将持续拓展其在智慧城市、能源安全、国防预警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边界。
更多博客视频内容
基于连续波强度动态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系统中的信号处理
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连续波掺铒自扫光纤激光器的光频域反射仪 (OFDR) 系统的开发。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 OFDR 系统中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对所得反射图和噪声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应用了几种类型的信号平均(时域和频域)和傅里叶分析。我们证明,频域平均可用于评估与瑞利光散射 (RLS) 相关的局部散射振幅的绝对值,瑞利光散射与散射信号对光纤中微观不均匀性的干扰有关
发布日期:2025-10-17分布式光纤传感(DAS)在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
在安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周界安防作为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传统的红外对射、振动电缆,到现代的微波雷达、视频监控,技术迭代始终围绕着 “更精准、更可靠、更智能” 的目标。而分布式光纤传感(DAS)技术的出现,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周界安防领域的 “隐形卫士”,为各类敏感区域构建起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5-10-16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在现代工业加工、医疗设备、通信技术等领域,光纤激光器凭借其高功率、高稳定性、小型化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激光器成为主流技术。要理解这一 “光的精密工具” 为何能实现高效能量转化与精准光束控制,需从其核心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物理过程展开分析。
发布日期:2025-10-15什么是啁啾调制算法(Chirp Modulation Algorithm)
在分布式光纤传感(DAS,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系统、雷达测距以及光通信等领域中,啁啾调制(Chirp Modulation) 是一种极为关键的信号调制技术。它通过在时间上连续改变信号频率,实现对信号的编码与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分辨率、抗噪性能和信号处理效率。
发布日期:2025-10-13了解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
LoRa PHY(长距离物理层)是一种非常激动人心的通信技术,它基于线性调频扩频 (CSS) 调制和频移键控 (FSK) 调制。它是 Semtech 拥有专利的专有物理层方法。另一方面,LoRaWAN 是一种基于 LoRa PHY 构建的低功耗广域网 (LPWAN) 协议。LoRa 的一些优势包括:
发布日期:2025-10-11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
在现代基础设施维护领域,桥梁结构的安全监测已成为保障交通生命线畅通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长期服役的混凝土桥梁,如何实时掌握其结构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损伤,是工程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发布日期: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