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分布式声波振动传感系统)在燃气管道监测的应用方案

- 全分布式监测:利用铺设在管道沿线的光纤作为传感介质,无需额外部署大量传感器,即可实现对管道全程(最长可达数十公里)的连续监测,监测范围无盲区,避免了点式监测的局限性。
- 多参数监测能力:可同时监测管道沿线的声波、振动、温度等多种物理参数,不仅能及时发现燃气泄漏,还能识别第三方施工(如机械挖掘)、管道变形、地质灾害(如滑坡、沉降)等风险,实现 “一纤多用”。
- 高精度与高灵敏度:系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 1 米,时间分辨率毫秒级,能够精准定位异常事件发生的位置(误差通常小于 10 米),且对微小振动(如燃气泄漏产生的湍流声)和温度变化(如管道异常升温)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实现早期预警。
- 抗干扰与稳定性强:光纤传感介质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耐恶劣环境(高温、高压、潮湿)等特性,适用于城市埋地管道、长输管道等复杂场景,且系统无机械运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达 20 年以上)。
- 实时响应与远程管控:系统可实时采集、传输监测数据,并通过后端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异常报警和可视化展示,支持远程管控,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 传感光纤:采用专用通信光纤(如 G.652 光纤)或铠装传感光纤,根据管道敷设方式(埋地、架空、管廊)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案:
- 埋地管道:将光纤与管道同沟敷设,或采用专用夹具将光纤固定在管道外壁,确保光纤与管道振动同步传递;
- 架空管道:将光纤沿管道支架敷设,或采用捆绑方式固定在管道表面;
- 管廊管道:利用管廊内已有的通信光纤资源,或单独敷设传感光纤,实现对管廊内燃气管道的集中监测。
- DAS 主机:部署在管道沿线的站场(如门站、调压站)或监控中心,通过光跳线与传感光纤连接,实现光信号的发射、接收和数据采集。DAS 主机采用工业级设计,支持宽温工作(-40℃~70℃),具备抗电磁干扰、防雷击等功能,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 数据传输设备:通过以太网、4G/5G、卫星通信等方式,将 DAS 主机采集的监测数据传输至后端监控平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如城市管道多采用以太网,长输管道偏远路段可采用 4G/5G 或卫星通信)。
- 边缘计算层:部署在 DAS 主机本地,负责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降噪),提取特征参数(如振动频率、声波幅值),并进行初步异常识别,减少数据传输量,提升实时响应速度。
- 云端平台层:部署在云端服务器或本地数据中心,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历史监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特征数据、报警数据),支持数据备份和长期归档,满足后续分析和追溯需求;
- 智能分析: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燃气泄漏、第三方施工、管道变形等典型异常事件的识别模型,通过对比实时数据与模型特征,实现异常事件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 预警报警:当监测到异常事件时,系统自动触发报警(如声光报警、短信报警、平台弹窗报警),并推送报警信息(包括事件类型、发生位置、严重程度)至相关管理人员,同时生成应急处置建议;
- 可视化展示:通过 GIS 地图、数据仪表盘等形式,直观展示管道沿线的监测状态(如正常、预警、报警)、异常事件分布、历史数据趋势等信息,支持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管道安全状况;
- 远程控制:支持远程配置 DAS 主机参数(如采样率、报警阈值)、启动 / 停止监测任务,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运维和管理。
- 终端应用层:包括 PC 端管理软件、移动端 APP,支持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访问平台,实时查看监测数据、接收报警信息、处理应急事件,实现 “随时随地管控”。
- 特征提取:提取声波信号的频率、幅值、频谱分布等特征,与正常工况下的声波特征进行对比,当差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初步判定为疑似泄漏;
- 多参数融合:结合管道压力、流量等运行参数(通过与 SCADA 系统数据交互获取),进一步验证疑似泄漏事件,避免误报警(如排除管道正常运行时的流体噪声干扰);
- 精确定位:利用光纤传感的分布式特性,通过分析泄漏声波在光纤中的传播时间差,计算泄漏点与 DAS 主机的距离,实现泄漏点的精确定位(定位误差≤10 米)。
- 振动特征识别:建立不同施工机械的振动特征库(如挖掘机的低频振动、破碎机的高频冲击振动),通过对比实时振动信号与特征库,识别施工机械类型;
- 施工范围划定:根据振动信号的幅值变化,确定施工活动的影响范围,当施工靠近管道(如距离管道 50 米内)时,触发一级预警;当施工进入管道保护范围(如距离管道 10 米内)时,触发二级预警;
- 联动处置:预警信息推送至管道运维人员和施工单位,同时通过视频监控(若现场部署)确认施工情况,必要时安排人员现场处置,防止施工破坏管道。
- 应变监测:光纤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光信号的相位会发生变化,DAS 系统通过分析相位变化,计算管道的应变值,当应变值超过管道允许范围时,判定为管道变形;
- 温度辅助监测:地质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温度变化(如滑坡导致土壤摩擦升温),结合温度数据可提高地质灾害识别的准确性;
- 长期趋势分析:通过长期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识别管道变形的缓慢发展过程(如长期地质沉降导致的管道逐渐拉伸),提前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 安全效益:实现燃气管道全程实时监测,提前识别泄漏、第三方施工、地质灾害等风险,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幅降低燃气泄漏、爆管等事故发生率,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 经济效益:减少人工巡检成本(可替代 70% 以上的人工巡检工作),降低因事故导致的燃气泄漏损失和维修成本,同时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提升管道运营效率;
- 管理效益:通过智能化的软件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提升管道运维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为管道规划、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 社会效益:减少燃气泄漏对环境的污染(如甲烷泄漏导致温室效应),避免因事故引发的交通中断、居民生活影响等问题,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更多博客视频内容
FBG 传感器技术在铁路智能监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全球铁路行业正迎来规模空前的发展热潮。在贸易增长与公路运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双重驱动下,各国纷纷加大铁路投资力度:美国 2008 年铁路投资近 100 亿美元,2009 年为高速铁路划拨 80 亿美元专项资金;印度计划在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投入 500 亿美元推进铁路现代化;中国作为铁路发展的核心力量,2009 年在最高时速 350km 的高速铁路系统投入 500 亿美元,至 2020 年累计新增高铁里程超 2.5 万公里,总投资最高达 3000 亿美元。
发布日期:2025-09-02FBG技术概述
光纤布拉格光栅 (FBG) 传感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且用途广泛的光学器件,可用于测量多种物理参数,例如:应变、温度、压力、振动和位移。自 1995 年第一台商用 FBG 传感器问世以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领域。FBG 最简单的形式是利用光敏性,在光纤纤芯中刻录永久周期性折射率调制。
发布日期:2025-08-29光纤传感器测量温度、应变和振动的解决方案
光纤具有重量轻、柔韧、抗雷击、寿命长和防爆等特点。它主要用于光通信,但将其用作传感器时,可以测量长光纤整条长度范围内的温度、应变和振动分布。横河电机的目标是利用光纤传感器的这些特性,将其作为桥梁、隧道和其他大型建筑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健康诊断工具。此外,横河电机还致力于将光纤传感器应用于石油和化工厂,以便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及其他故障。
发布日期:2025-08-26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声相互作用的核心外传感突破
传统光纤传感技术多依赖外部应力、应变或温度变化与光纤纤芯内传输光场的相互作用实现传感功能。例如,嵌入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物理参数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扰,进而导致其反射率特性改变;标准单模光纤中光场的瑞利背向散射效应同样会因外部激励产生变化,上述物理现象均为感知外部环境参数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撑。
发布日期:2025-08-25400kV电力电缆电路监测
某省级电力公司作为华东地区电网建设与运维的核心单位,肩负着保障区域内工业生产、民生用电及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使命。随着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与 “双碳” 目标推进,该公司启动了 400kV 骨干输电网络升级计划,其中一条连接沿江工业园区与内陆枢纽电厂的 400kV 电力电缆回路,成为区域能源调配的关键通道
发布日期:2025-08-23光纤的工作原理
光纤线路是由光学纯净的玻璃线组成的,细如人的头发丝,用于长距离传输数字信息。它们也用于医学成像和机械工程检测。它们实际上已经取代了电信领域较老的铜线技术。
发布日期:2025-08-22